12月28日上午,深圳首條云巴——坪山云巴1號線通車儀式舉行,該線路全長約8.5公里,設11座車站。
坪山云巴1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起于坪山高鐵站,終點為比亞迪北站,全程采用高架敷設方式。列車采用4編組型式,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/時,線路途經坪山多個工業園區與住宅片區,其中坪山高鐵站、坪山中心站、龍背站可實現與地鐵14號線、16號線換乘,將進一步滿足轄區產業通勤以及居民便捷出行需求。
自2016年以來,市屬國企深智城集團下屬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(以下簡稱“深城交”)在云巴系統研發、線網規劃編制、線路詳細規劃以及工程實施中提供全過程技術支持,將云巴系統由藍圖變為現實,為坪山區打造東部中心以支撐深圳“東進戰略”實施作出重要貢獻。
開展云巴系統研發工作,填補小運量軌道體系空白
2016年,深城交與比亞迪研發團隊緊密配合,從需求端和制造端雙管齊下,致力于打造一種能夠深入城市密集建成區、服務短距離且靈活安全的小運量軌道交通系統。
研發階段,深城交提出了速度、接駁、服務頻率、品質等關鍵指標,指導廠商優化車輛設計,并在車輛材質、梁柱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多輪研發,確保新系統可接受可承擔易推廣。如今,云巴已在海內外30多個城市推動實施,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。
承擔全市中小運量軌道線網規劃研究,促進有序發展
在相關部門委托下,深城交承擔了深圳市中小運量軌道線網規劃研究工作。研究通過統籌既有規劃方案、識別未覆蓋需求區域、新增規劃線路等措施,使得軌道建設用地覆蓋率由62.6%提升至72.8%,客流測試高峰公共交通分擔率提升至80.3%。該項工作還對小運量軌道交通系統的規劃管理、立項審批、運營管理、用地保障以及投融資模式均進行了系統研究,為相關項目的落地提供支撐。
承擔坪山云巴交通詳細規劃研究,推進系統落地實施
2018年,深城交承擔了坪山云巴(膠輪有軌電車)1號線交通詳細規劃研究。規劃重點明確了線站位布局,對沿線各車站開展交通一體化設計,最終形成了以小運量交通系統建設帶動組團發展、以組團發展培育客流、以客流支撐小運量交通系統交通的良性格局。
2018年11月,《坪山云巴(膠輪有軌電車)1號線交通詳細規劃》獲深圳市政府審議通過。2019年11月,坪山云巴1號線批準立項。2022年12月28日,云巴1號線開通試運營。
云巴車輛采用電力驅動,作為一種小運量軌道交通,不僅具有高智能化、低能耗、低噪音、高安全等特點,還實現了全自動無人駕駛、列車自動休眠喚醒、自動出庫、自動折返換端等技術。云巴車站設置人臉識別自助票務處理機,采用“生物識別+無感支付”,支持電子乘車碼、二維碼紙質單程票、深圳通等多種檢票方式,起步價4公里(含)2元,單程最高票價3元。
作為深圳市、區兩級重大項目,坪山云巴1號線的開通,將有效促進沿線各片區間的空間聯系,推動各片區間的互聯互通,提升高鐵、地鐵等大運量軌道交通接駁效率,暢通城市“微循環”,優化坪山區城市空間結構,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出行模式。